1960年,在陈赓将军离世前一年,他携妻子傅涯和子女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湖南湘乡。
陈赓一家到老乡家做客,受到了特别热情的款待。老乡提前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,热情地招待他们吃饭。
陈赓瞅见桌上摆的饭菜,刚才还乐呵呵的表情立马就垮了下来。他板着脸对在场的人说:"老蒋糊弄不了我,小鬼子也骗不到我,就凭你们还想瞒过我?"
这是咋回事?
陈赓将军在开国元勋里出了名的幽默风趣,只要有他在场,气氛总是特别热闹欢快。
中共七大在西柏坡召开后,陈赓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。他乐呵呵地问毛主席:"主席,候补是啥意思?我陈赓要给谁当替补?"
大伙儿都拿他打趣:"屁股插党参——等着补缺!"陈赓一句话把全场人都逗乐了,连毛主席和朱老总都被他逗得合不拢嘴。
1955年授衔仪式刚结束,陈赓就穿着崭新的蓝色将军制服,没急着回家,而是直接去了西花厅。他一见到秘书就说:"快拿相机来,我要和小超大姐合个影。"
周恩来在旁边笑着说:"你这个陈赓真是拿你没办法!"陈赓一来,整个西花厅立刻热闹起来,笑声不断。
工作中的陈赓做事特别认真,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;但私下里的他却很随和,爱说爱笑,见人总是笑眯眯的,特别有亲和力。
这位将军平时待人特别和蔼可亲,所以当他偶尔在乡亲们面前板起脸时,反而让人觉得格外反常。
1960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老百姓生活十分艰苦。一向乐观开朗的陈赓将军,这时候也难得露出了愁容。
饭桌上摆好了饭菜,他对孩子们说:"现在日子不好过,大家过得都不容易。这些饭菜是组织上照顾我的。你们搬到厂里住宿舍吧,每周回来看我一次就行。以后穿衣吃饭,都要和普通工人一个样。"
那时候他身体已经不太行了,一想起老百姓日子过得苦,脸上就露出难过的表情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。
1960年,生病的陈赓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湖南湘乡老家,当地乡亲们热情地迎接他们到家里做客。
那时候日子很苦,老乡家里准备了满满一桌好菜招待陈赓他们一家,可站在边上的村民们个个脸色蜡黄、瘦得不成样子。
陈赓马上说:"我不关心饭桌上有什么,就想看看你们存粮的米缸和粮仓。"这话一出,陪在旁边的当地官员顿时愣住了。
众人走进谷仓,发现里面空荡荡的。陈赓盯着眼前的景象,脸色变得凝重:"连蒋介石都糊弄不了我,日本鬼子也骗不到我,就凭你们还想瞒过我?"
陈赓完全没有埋怨大家的意思,他明白干部和老乡们是真心想热情款待他。
他真诚地对大家说,做事要脚踏实地,相信领导一定能带着老百姓一起克服困难。这番朴实有力的话让大家倍感鼓舞,心里更有底了。
陈赓带着家人回到北京后,看到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,就特意调了一批部队用过的旧物资发给大家,帮乡亲们解决生活困难。
他当时说"蒋介石骗不了我"这句话,背后其实有一段惊险往事,陈赓差点因为这事把命都搭进去。
1924年,21岁的湖南小伙陈赓离开老家,奔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,顺利成为第一期学员。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,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蒋介石。
蒋介石曾是陈赓的老师,两人有师徒情分。
陈赓报考黄埔军校那会儿,蒋介石作为校长亲自参与了入学考试的监考工作。
面对考官们,陈赓从容讲述了自己14岁离家参军的故事。他自信大方的表现让蒋介石眼前一亮,忍不住称赞道:"黄埔军校能招到这样的学生实在难得,我敢说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顶梁柱。"
在黄埔军校学习时,陈赓认识了当时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。这次相遇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,从此开启了两人并肩作战的革命历程。
他认定了人生理想,选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,陈赓曾经救过蒋介石一命。不过那时候的蒋介石还没有背叛革命,还算不上是革命的叛徒。
1924年,陈赓参与了镇压广州商团叛乱的军事行动,当时蒋介石担任这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。
广州商团头目陈廉伯靠着英国人在背后撑腰,偷偷联合军阀陈炯明搞小动作,准备发动叛乱,想搞垮广东革命政府。蒋介石带着黄埔军校学生、工人武装、陆军讲武堂学员和警卫部队一起出动,把这些叛乱分子给镇压下去了。
第二天,商队就不得不撤走了。
蒋介石正高兴地接过投降敌军的佩刀,没想到被俘的敌兵突然挣脱控制,猛地扑到他跟前想要行刺。
陈赓反应极快,立刻冲上前去,猛地抓住俘虏的手腕,同时伸腿一绊,直接把对方撂倒在地。
惊魂未定的蒋介石差点被刺杀,他拍着陈赓的肩膀连连称赞:"干得好!表现很出色,必须给你奖励。"
1925年第二次东征打陈炯明的时候,陈赓又一次救了蒋介石的命。
蒋介石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,被敌人团团包围。眼看敌军就要冲上来,陈赓二话不说背起老蒋就跑。
眼看自己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,根本挡不住敌人的攻势,蒋介石心里特别难受。被陈赓护送到安全地方后,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,大声嚷嚷:"我不走了!现在这副狼狈样,哪还有脸当总指挥?干脆让我死了算了,这样回去怎么对得起家乡父老!"
他急得连剑都抽出来了要自杀,陈赓赶紧抢下他的剑劝道:"你是全军的主心骨,你出事会影响整个战局。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,现在赶紧撤,再耽搁就来不及了。"
陈赓背着蒋介石,在杂草丛生、泥泞不堪的小路上艰难前进。他们一路步行,又换乘小船,费尽周折终于到达了安全的地方。
后来陈赓主动请缨,按照蒋介石的指示,跑去给周恩来率领的黄埔军校精锐部队送信求援。这次行动不仅成功帮蒋介石脱险,也让蒋介石对他更加器重。
陈赓和蒋介石原本是师生关系,陈赓还救过蒋介石的命,按理说这份情谊应该能一直延续下去。可惜蒋介石后来忘恩负义,亲手断送了这段关系。
1927年,蒋介石突然翻脸不认人,发动了"四一二政变",疯狂抓捕杀害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,彻底撕下了伪装,露出了凶残的真面目。
就这样,陈赓和蒋介石彻底闹掰了,两人从此各走各路,往日的情谊也烟消云散。
后来陈赓跟着周恩来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。在会昌那场激战中他受了伤,后来一路辗转去了香港、上海这些地方。
蒋介石调集重兵疯狂围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,用武力镇压革命力量。但红军在党的正确指挥下,一次次成功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。
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期间,陈赓多次参与反"围剿"战斗,带领部队与敌人周旋。正是在这段时期,他与蒋介石彻底决裂,从曾经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战场上针锋相对的对手。
陈赓在撤离鄂豫皖根据地途中不幸负伤,因伤势严重无法随军行动,只好转道上海就医。
1933年陈赓刚治好腿伤不久,就在他准备动身前往中央苏区工作的前一天,因为叛徒告密,他不幸被敌人抓走了。
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,陈赓始终坚守立场毫不动摇。最终他被押送到南昌百花洲的科学仪器馆,这里实际上是蒋介石指挥围剿中央苏区的指挥部。在那里,陈赓与蒋介石又一次碰面了。
这次见面时,两个人的处境和从前完全不同了。一个已经背叛了人民,另一个却宁死不屈地关在牢里。
陈赓正坐在大厅里,突然听到远处有人扯着嗓子大喊:"陈赓在哪儿?快告诉我陈赓在哪儿?"
还没见到人影,就先听到了蒋介石的说话声。他满心以为陈赓听到他的声音会马上起身相迎,这样就能显示出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和威严。
陈赓压根不吃他这套,一听见那人说话的声音,不但没起身迎接,反而抄起手边的报纸往脸上一挡,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。
蒋介石见到陈赓时,上下打量着他,关切地说道:"陈赓,你怎么瘦了这么多。"
陈赓笑着回应:"我虽然瘦了,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"他接着对蒋介石说:"校长您看起来也清减了。"
蒋介石面带愁容地说:"国家变成这样,老百姓受苦受难,我连觉都睡不好。"
陈赓简单问了一句:"您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,自己瘦了老百姓却更苦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"这句话直接把蒋介石问得哑口无言。
蒋介石走到陈赓跟前,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:"你就是陈赓吧?好歹也是我的学生。虽然你做了些错事,但我可以不计较。"
陈赓对蒋介石的话毫无兴趣,态度冷淡地回应:"用不着你来原谅我。"
蒋介石在众人面前觉得脸上挂不住,连忙随便找了个话题问道:"这两年你都去了哪些地方?怎么跑到这儿来了?"
陈赓爽快地怼回去:"明明是你把我抓来的,还问这个?"
蒋介石接着打听他在鄂豫皖地区的近况,借机拉关系说:"别太死心眼,只要你肯过来,想带兵的话,随便哪个师都归你管。"
陈赓当场就回绝了蒋介石的建议,斩钉截铁地说:
我绝不会当你们这种官,共产党员和你们不一样,我们不会剥削老百姓来享乐,更不会给外国势力当奴才。现在我被你们抓住了,要打要杀随便,别指望我会屈服。
他突然拍案而起,愤怒地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的可耻行为。他掷地有声的斥责声传到院子里,蒋介石顿时变了脸色,也不再客气,冲着陈赓吼道:"你这种态度,必须好好反省!"
陈赓懒得跟他多费口舌,蒋介石也接不上话,这时恰好有人来找,蒋介石便借机说有急事,匆匆走开了。
没过几天,蒋介石又派人把陈赓叫到办公室。这回他完全变了个人,不仅热情地招呼陈赓坐下,还亲自给他倒茶,满脸堆笑地为上次的恶劣态度赔不是。
说到底,蒋介石就是想拉拢陈赓给他效力。他一边给陈赓分析当前的国家局势,一边又不断夸赞陈赓年轻有为。为了打动陈赓,他还特意提起当年陈赓救过自己性命这档子事。
陈赓压着火气听蒋介石喋喋不休地劝降,见他完全不顾自己的立场,还在一个劲儿地要自己替他卖命,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:"我进门就说清楚了!我陈赓是共产党的人,死也不会给你当走狗!"
见陈赓油盐不进,蒋介石收起笑脸,立即叫人把他关押起来。
整整十四天,不管蒋介石用什么手段威胁或收买,陈赓始终没有屈服。
蒋介石一时拿不出好主意,只好先把陈赓放回南京,表面上让他自由行动,暗地里却打着算盘,想通过他找到其他革命同志的下落。
陈赓早就看穿了蒋介石的把戏,心里暗自嘲讽:"我倒要瞧瞧你老蒋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。"
就在陈赓被关押期间,宋庆龄和杨杏佛一直在外面全力营救。他们多次亲自去找蒋介石说情,坚决要求把陈赓放出来。
陈赓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,因为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,蒋介石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加害于他。在各种势力的施压下,蒋介石实在没办法,最后只能把陈赓从监狱里放了出来。
陈赓接到中央指示前往苏区工作,任凭蒋介石使出什么花招,都动摇不了这位忠诚的革命战士,他们注定要分道扬镳。
1955年蒋介石接受《纽约时报》采访时,难得谈到陈赓:"那时候我很欣赏他,在最危险的战场上,他曾经救过我"
